2011年5月15日 星期日

我看《李小龍的阿砸一聲》



時間:2011年5月13日星期五 7:30PM-11:10PM
地點:國家戲劇院
演出:莎士比亞的妹妹劇團

這是莎妹常民三部曲之二,第一齣是象徵述說八零年代《麥可傑克森》,編劇將八零年代的流行文化及社會新聞事件,拼貼成這齣《麥可傑克森》。第二齣則是我昨天看的《李小龍的阿砸一聲》,不同於《麥可傑克森》所代表的年代故事,《李小龍》所演示的是七零年代的台灣。

在看戲前,我看著節目單,發現和當初觀看《阿波隆尼亞》的感覺很類似,可能是因為他都是神話故事的關係吧!故事裡的角色眾多,關係複雜,對於演員們成功地扮演出不同的角色,我感到深深的佩服。

其中我最喜歡的角色,莫過於在《茶花女》中有過亮眼表現的吳朋奉。吳朋奉根本是這齣戲的靈魂!不管是飾演剛正不一的講公或是總是脫線的脫脫,吳朋奉都能夠詮釋出不一樣的味道,另外,因為台語很溜的關係,這齣戲因為他的台語腔調而有許多令人莞爾之處。

除了吳朋奉之外,劇場百變女郎-姚坤君也在這齣戲裡,有很傑出的表現。姚坤君所扮演的鳳嬌,從一個安分守己、情竇初開的少女,轉化成對於長得像南宮博士的兒子豐喜有著扭曲情感的母親,情緒上的轉換都能夠清楚地呈現在觀眾面前。同樣的,她所飾演的另一個角色,蓮兒(秀蓮),在這齣戲裡也有明顯的轉換過程:從每天黏著雙澤,夢想著未來會和雙澤共度一生的單純少女,因為忌妒心,最後變成了七零年代《五股裝屍命案》的女主角,那股荒涼的寂寞,或該說瘋狂,令人難忘。對了,高英軒在裡面有一段同時扮演Michael與雙澤,父子間的對話,高英軒從情緒到動作的轉換,一氣呵成,讓人目不轉睛。


這齣戲,不是喜劇!
透過這個長達三個半小時的神話,「忌妒」及「復仇」不斷被不同的故事片段重複述說。這兩件事情往往也都是來自於「愛」。鳳嬌因為愛南宮博士,因為得不到而對兒子豐喜產生扭曲情感、蓮兒因為愛雙澤,因為得不到而讓Teresa砍下雙手、Pink因為愛Micheal,卻因為得不到而吃掉自己的孩子、慢慢因為愛青霞,因為怕得不到而殺死哥哥QuiQui。聽起來很可怕對不對,但其實,這些片段只是誇張化了我們內心的黑暗面。

故事裡安排了兩位說書人,一個是總是戴著象徵劉文正的白色圍巾的男子、另一位則是少女李小龍,他們兩個總是在有角色死掉的時候,撐著一把黑傘、抱著一盆花出現在舞台上。帶走角色的同時,也輕輕哼唱著歌曲,將氣氛營造的很好。在這齣戲裡,倘若沒有這些歌曲,肯定會失色許多。除此之外,整齣戲影像的處理與燈光的配合也都恰到好處,其中我最喜歡脫脫與飛飛在海底的那段,除了天幕之外,前舞台也降下一個網格投影幕,他們兩個在舞台裡面,就像是真的被海水包圍,氣氛營造得很好。

然而,因為這齣戲劇是使用台灣七零年代的故事元素,組合拼貼成這齣現代摩登神話,根本沒有經歷過七零年代的我,在沒有做功課就直接進劇場的情況下,有很多片段除了感到荒謬莫名之外,真的無法感到任何共鳴,這是我覺得比較可惜的部分。

期待之後重演的《麥可傑克森》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