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我看《離家不遠》


時間:2012年11月24日1430-1630
地點: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廳
劇團:動見体劇團

「家」是什麼?「家」應該有什麼樣子?

《離家不遠》以一個通俗家庭作為台灣傳統家庭的縮影,劇情清楚地刻畫出這個家庭在某個成員離去後的第一個農曆年,彼此關係的變化。

農曆過年往往是台灣傳統家庭難得團聚的時刻,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卻因為某位家庭成員的離開,對於彼此之間的關係產生變化。這樣的時間設定,讓我想起前陣子讀的《A Doll's House》也是將時間點設定在家族團圓夜─聖誕夜,人物關係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崩毀、分離,與這個團圓時刻形成諷刺對比。

故事就發生在這個家的餐桌上,餐桌下/外卻意外有片沙地。演員劉冠廷代表的是長女雅純已逝的兒子,他在沙地玩沙,看似與這群家人關係緊密,卻無實質互動,常以旁觀者的角度剖析這個他來不及長大參與的家庭。這沙的意象令人好奇,跟朋友討論後,我們認為沙大概就代表了這個家庭是盤散沙。當劉冠廷不斷撫平沙,其他演員們卻直接踩進沙堆,將撫平的沙再次造出軌跡,或許就象徵著這個家庭儘管每個人都試圖隱瞞內心,卻撫平不了傷痕及某些事實。

戲剛開始時,並未能直接看見故事脈絡。
前面的節奏拉得有點長,演員透過片段呈現故事及類現代舞的動作,演示出角色之間的關係,因全無對白容易讓人感到乏味,卻在仔細觀賞後能感受出整體畫面的美感及創作者在動作編排上的用心。這般看似沉悶、慢慢堆疊出來的氛圍,到後來竟有點詩意漫出舞台!

當這股詩意快要滿出來時,整個故事線性地走了一遍。一個歡樂的圍爐、一個雖然失去了媽媽/大姊卻依舊歡樂的圍爐;再來走第二遍,同樣的故事安排,呈現的卻是在沒有媽媽/大姊後的家庭失序。就算是在講同一句話,卻帶有不同情緒,導向截然不同的畫面及呈現。直接的對比彷彿就是在揭露前者的歡樂假象下那令人哀傷的真相。

接著餐桌換位,角色們紛紛獨白內心世界,同時也隨著這一層一層的事實剝落,顯現出越來越多角色內心及角色間的衝突。這個家庭的故事逐漸鮮明,而「分家」這個不能說的秘密卻也昭然若揭。儘管大哥說:「誰都不准再說!」、儘管這個家最後沒有分家,但這家裡的人卻紛紛走遠,紛紛逃離。

儘管離開,最後卻說了「我們都在家的不遠處」,但那不遠處多遠呢?看似走遠的每個人最後以背相對,不願面對對方卻仍有條隱隱的線牽絆著彼此。

這齣戲其實還有許多象徵意涵(像是水啦、yellow submarine啦等等族繁不及備載啦~),仔細回想下其實有其值得玩味之處。雖然這是個看似稀鬆平常的題材,故事情節也簡單,但以片斷的方式建構出整體的劇情,卻又不失高渲染力的氛圍,可以看出導演在本劇發揮的企圖心及能力,也讓人不禁期待未來動見体的作品。

--------
後記1
我覺得那個玩沙小孩說的一段話很有趣。
他說:「為什麼我們溺水時把手拚命往上舉,卻越陷越深,但當我們想要撿起水中的東西時,卻不斷浮起來。」(可惡我記不完全QQ)
好像在說為什麼我們越是努力想往某個地方去,現實卻不如人意。

後記2
前幾次去北藝大的經驗,除了遠之外還是遠,尤其是當看著捷運經過了北投,卻還沒到關渡時,心裡只會不斷問:「到底還有多久~。」(好啦其實關渡好像也才離北投兩站吧。)
兩點一下捷運到第一出口,便看見動見体的工作人員舉著「交通指引」的告示牌,隨口問問該怎麼前往(其實我知道可以搭紅35),沒想到動見体居然還貼心準備接駁車~不過僅此一班,這周末要去看《離家不遠》的朋友請好好把握時間啊~
(以下圖片轉自動見体劇團臉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